科研进展

恶性疟原虫转录因子AP2-06B在东南亚发生高频率突变,但与耐药性无关

恶性疟原虫的耐药性是目前疟疾防控面临的最大挑战。AP2作为疟原虫的转录因子,调控疟原虫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包括耐药性。然而,AP2在疟原虫耐药性中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通过对AP2家族进行SNP筛选,结果显示AP2-06B (PF3D7_0613800,命名为AP2-06B)有6个等位基因频率大于0.05的非同义突变,其中K3124R位于PfAP2-06B的结构域。同时,ChIP-Seq结果显示AP2-06B可以结合pfk13和pfcrt的位点。在青蒿素耐药虫株CWX和氯喹耐药菌株Dd2和7G8中也发现了AP2-06B的K3124R突变,这提示AP2-06B可能通过调节pfk13和pfcrt的表达来调控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喹啉的耐药。为了进一步研究AP2-06B与疟原虫耐药之间的关系,我们构建了AP2-06B基因编辑寄生虫,并分析了它们对青蒿素和喹啉类抗疟药的敏感性。然而无论是AP2-06B的K3124R突变还是AP2-06B的条件性敲低,都不能通过调节pfk13或pfcrt的表达来影响疟原虫对青蒿素或喹啉类药物的敏感性。以上结果提示,AP2-06B突变K3124R或条件敲除后未观察到耐药性变化。考虑到抗性的多基因性质,可能很难通过一个基因重建抗性表型。综上所述,AP2-06B是否调控了青蒿素耐药或喹啉耐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已毕业研究生施齐阳同济大学王常虹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研究生杨文鸾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何小芹、刘耀宝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文发表于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IF=4.6,原文链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cellular-and-infection-microbiology/articles/10.3389/fcimb.2024.1521152/f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