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阻断BAFF可减轻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纤维化

血吸虫病是一种以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免疫病理性疾病,对人体产生重大危害。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是由肝脏虫卵周围的局部免疫细胞、肝驻留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协同作用引起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在众多细胞中表达,是促进细胞存活、分化和成熟的重要因子。BAFF的过表达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纤维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在C57BL/6J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的进程中,BAFF及其受体BAFF-R的水平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肝脏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的进展相一致。使用抗BAFF的单抗治疗血吸虫感染小鼠后,肝脏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的平均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减轻了感染小鼠肝脏的病理损伤。抗BAFF治疗后血清中IL-10升高,IL-4、IL-6、IL-17A、TGF-β降低,抗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抗原的抗体水平下降,以上结果表明抗BAFF治疗可下调宿主的Th2和Th17免疫反应,抑制并减少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本研究证实了BAFF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抗BAFF治疗可下调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Th2和Th17免疫反应,以及B细胞功能,导致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减轻。本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血吸虫感染宿主肝病的免疫机制,并为开发治疗血吸虫病肝脏病变的新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余传信创新团队的助理研究员董盼盼、梅丛进和杨莹莹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宋丽君副研究员和余传信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文发表于Pathogens(IF=4.531),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pathogens1206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