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在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居的群体中广泛传播。近年来,随着寄生虫病的人群患病率越来越低,儿童蛲虫感染的关注度也随之越来越低,儿童蛲虫病的防控备受忽略。
为了解江苏省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并探索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的防控措施与效果,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在开展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通过随访评价干预的效果。研究发现,我省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屡见不鲜,其中民办幼儿园(以外来人口子女为主)儿童蛲虫感染率高于公办幼儿园(以本地人口子女为主),分别可达2.01%和0.24%,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与较低洗澡频率是民办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的危险因素(OR=1.2,95%CI=1.01, 1.5;OR=1.4,95%CI=1. 1, 1.8;);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的干预措施能显著降低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感染率从4.3%下降至1.4%),同时可促进蛲虫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改变(干预组知晓率相比对照组提升20个百分点)。然而,经过一年的随访发现,幼儿园儿童中仍有蛲虫感染新病例的出现,提示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的长期、有效防控非常重要。本研究对后续儿童蛲虫病的有效、精准防控提供了借鉴。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茅范贞主管医师为本文第一作者,戴洋副研究员、曹俊研究员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文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IF=11.6),原文链接:https://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10.2105/AJPH.2022.307067
Figure A. Study area and number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vestigated in Jiangsu Province, China.
Figure B. (a) Study design. (b) A flow diagram of intervention.
2023.05.29
2023.04.25
2023.03.17
2022.12.15
2022.12.13
2022.12.07
2022.12.06
2022.11.07
2022.11.02
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