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驱虫药?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一、使君子
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用于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使君子为驱蛔要药,《本草正》称“专杀蛔虫”。李时珍称此物为“小儿诸病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6~9g。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大量服用可引起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可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忌饮茶。
二、苦楝皮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树皮和根皮。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杀虫、疗癣。
【主治】用治蛔虫和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孕妇及肝功能不全者慎服。
Tips:川楝树的树皮和根皮可以杀虫,它的果实—川楝子,同样也是一味临床常用的中药,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
三、槟榔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主治】用于绦虫病、蛔虫病、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用法用量】煎服,3-10g。驱杀绦虫、姜片虫30-60g。生用力佳,炒用力缓;焦槟榔有消积导滞作用,用治食滞不消,泻痢后重。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
Tips:在我国广西、海南、台湾等地区有嚼槟榔的习惯,嚼食的是槟榔的果实,而作为中药的则是槟榔的种子。
四、南瓜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种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
【主治】用于绦虫病。
此外,南瓜子亦可用治血吸虫病,但须较大剂量(120~200g),长期服用。
【用法用量】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
五、鹤草芽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仙鹤草的干燥冬芽。
【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
【功效】杀虫。
【主治】绦虫病。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剂,因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水。
六、雷丸
本品为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
【性味归经:微苦、寒。归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
【主治】治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疾。
【用法用量】入丸散剂,15-21g。饭后温开水调服,1日3次,连服3天。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剂。因本品含蛋白酶,加热60℃左右即易于破坏面失效。
七、榧子
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的干燥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杀虫消积,润肺止咳,润燥通便。
【主治】用于钩虫病、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肺燥咳嗽,大便秘结。
2025.04.15
2025.04.15
2025.02.17
2025.01.13
2024.10.29
2024.09.20
2024.09.04
2024.08.12
2024.07.19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