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中心

甲流来袭不用慌,中医应对有妙招

春节前后,气温下降,人员流动性增加,流感迎来发病高峰期。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您了解它吗?又该如何做好预防治疗呢?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吧!

一、什么是甲流?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为甲型流感,即甲流。

甲流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四肢肌肉酸痛、乏力、咽痛、咳嗽,部分有恶心、呕吐、腹泻等。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染,易引起大范围流行。

二、甲流的西医治疗

1.抗病毒治疗

感染甲流病毒后,西医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是抗病毒,而且抗病毒治疗越早越好,发病48小时内使用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重症风险、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也可以减少传染性。

玛巴洛沙韦全病程只需要给一次药;奥司他韦需要每天服用两次、连吃五天。

2.对症治疗

对于流感的治疗,除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外,还需针对各种呼吸道症状使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

表2呼吸道症状对症治疗相关药物

提醒患者,感染甲流后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同时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对单纯流感病毒感染治疗无效

三、 中医药治疗甲流

甲流,属于中医“疫病”、“时行感冒”的范畴。在治疗上,中医采用辨证施治、分证治疗的方法,针对不同的人群对证治疗。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证型:

1.风热犯肺证

症状:发热或未发热,咽喉不适,轻咳,少痰,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常见于轻型。

治疗:疏风清热解表

常用中成药:银翘散、金银花颗粒、夏桑菊颗粒(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2.风寒夹湿证

症状:恶寒,发热或不发热,无汗,头身疼痛,关节酸痛,鼻流清涕舌淡红,苔薄而润。常见于轻型。

治疗:散寒解表化湿

常用中成药:荆防颗粒(合剂)、感冒清热颗粒、通宣理肺丸(颗粒)、藿香正气口服液(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表寒里热证

症状:恶寒,高热,头身酸痛,肢体乏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数等。常见于普通型。
  治疗:解表清里,表里双解。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儿童可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热毒蕴肺证

症状:发热、咳嗽频剧、痰黄粘稠、或夹血丝、胸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常见于重型。

治疗:清肺解毒

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清咳平喘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儿童可用肺热咳喘口服液、金振口服液等。

除了中药内服,还有哪些简单方便的治疗方法咱们自己在家就可以用到的呢?下面给大家推荐两种应对流感的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

1.推拿按摩

发热——按揉大椎、曲池、合谷穴,3~5分钟

咽喉肿痛——点压按摩少商、商阳穴,2~3分钟

咳嗽咳痰——按摩列缺、膻中、肺俞穴,3~5分钟

对于儿童,还可采用小儿推拿疗法进行治疗

操作方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拿风池、清肺经

2.刮痧

适应症:风热犯卫、毒壅气营等发热、咽痛者。

推荐穴位: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四、流感的中医药预防

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论,中医疗法可以调整和改善人体生理机能状况,提高免疫力,发挥预防作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和减轻感染后的症状

1.流感预防方(成人): 

金莲花 3g薄 荷 3g党 参5g沙参5g苏 叶5g生甘草 3g

每日一剂,连服5天,代茶饮。

2.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燃烧苍术、贯众以及艾草等具有芳香辟秽作用的药材,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感染的作用。每周在家用艾叶或艾条熏蒸,每周1-2次。 

3.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预防甲流感染需要注意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