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忽晚,山河已秋,一场秋雨过后,秋意越来越浓,漫步在街头,随处可见掉落在地上的黄色小果子。这种黄色果子其实是一味重要的中药——白果(银杏果)。
但是它bang臭bang臭的味道,令不少人闻之却步,不少人纷纷感叹,银杏叶这么好看,为什么结的果子这么臭?
下面小编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银杏
一、关于银杏的小知识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银杏为雌雄异株的植物,雌株结果,雄株不结果。银杏为裸子植物,因此我们见到的黄黄的银杏果其实是银杏的成熟种子而非果实。银杏果又称白果,古时认为“白色”为不祥之兆,白果如白银又似杏,所以就有了“银杏”之名。
那有小伙伴不禁要问了,白果那浓烈的臭味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答案是:掉落在地上的白果散发出臭臭的味道,其实是白果外种皮中丁酸和己酸这两种低级脂肪酸的味道,为的是利用刺鼻的味道保护里面的种仁不被动物吃掉。
虽然白果味道刺鼻,但是也能看到有人强忍着臭味把银杏果捡回家,还告诉路人:“这可是个好东西,还是中药呢”。那银杏果作为中药,到底有哪些药效呢?
二、作为中药的白果
白果:
性味;甘、苦、涩,平;有毒。
归经:归肺、肾经。
归经: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适应症: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为哮喘痰嗽之常用药。
银杏入药历史悠久,早有《本草纲目》记载:“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解酒,消毒杀虫。嚼浆,涂鼻面手足,去齇疱皴皱,及疥癣疳阴虱。”
银杏又称“公孙果”,是营养丰富的高级滋补品,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果中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白果种仁中的黄酮甙、苦内脂等能够防治心脑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供血不足、退行性痴呆等,均有较好疗效,在抗肿瘤、调节机体物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能力、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均有一定作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款药膳粥,
白果粳米粥
配方:白果10克,粳米100克。
制作:将白果去壳取仁,去心捣碎,与洗净的粳米同加水适量,煮至稀稠适当即可。每日1剂,随食服用。
作用:能止咳平喘、止带缩尿,可用于肺肾两虚型支气管炎、哮喘,脾肾亏虚型遗精、遗尿、尿频,以及带下病等。
虽然白果是一味兼具药用与食用价值的中药,但是小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白果是有毒的!切不可盲目采摘食用!
三、白果的毒性
《本草纲目》中记载白果“食多则收令太过,令人气壅颅胀昏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果中有毒成分为银杏毒(MPN、MPNG)、氢氰酸、致敏蛋白、银杏酚酸等。过量食用白果及白果仁可引起惊厥、恶心、呕吐等中毒反应,以及头晕、头痛、低热及胃肠道反应等不良症状。
那白果要怎么吃才最安全呢?请记住以下几点提示:
四、温馨提示
1.不可生食
白果含有氢氰酸,绿色胚部毒性最强,且白果的毒性成分能溶于水,加热可被破坏,故食用前,应先将种皮及毒性较大的白果芯(绿色胚芽部分)除去,烹制熟透后才可食用。
2.不宜多食
生食、过量食用白果,轻则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重则抽搐、昏迷,甚至导致呼吸麻痹而死亡。建议熟果一天吃4-5颗即可,不宜超过10颗。5岁以下的幼儿应禁吃白果。一旦发现上述中毒症状,尽快就医。
3.孕妇儿童不吃
孕妇、儿童对毒素耐受程度低,食用了没有处理好的白果很容易中毒。如果孩子有咳嗽、遗尿等问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白果治疗;健康孩子不宜食用白果。
4. 采摘时佩戴手套
由于白果外种皮中含有有机酸,能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发疱,甚至还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炎。因此,在捡白果和清洗白果的过程中,大家最好戴上手套,出现过敏需立刻就医。过敏体质请绕行。
2025.04.15
2025.04.15
2025.02.17
2025.01.13
2024.10.29
2024.09.20
2024.09.04
2024.08.12
2024.07.19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