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中心

前牙牙体缺损如何选择修复体

日常生活中,前牙的形态、颜色、排列,对面部的美观和发音影响很大。牙体缺损后,不仅影响咀嚼,更是影响患者的社交自信。

 一、龋病缺损程度不同与修复设计

龋病是前牙牙冠缺损及变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外伤。一般小范围的缺损多用充填治疗,当严重影响到抗力、固位和美观时,可根据情况作下列修复设计。

1.当前牙缺损程度很小,如切角或切端缺损,缺损量小于2mm切龈距;邻面缺损小于1mm,有足够的釉质,可选择瓷贴面修复。

2.缺损在切1/3时,可做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瓷全冠。

3.缺损至冠中1/3者,活髓牙应在护髓治疗后,行全冠修复。死髓牙已作根管治疗者,可行桩核冠修复。

4.当缺损至龈1/3或舌侧的广泛深龋,宜设计桩核冠。

  

二、牙折

前牙易受伤折断,尤以上前牙多见。牙折因外力的大小、方向不同,折断的范围也不同。无论何种牙折,首先要确诊是否伤及牙髓,尽可能采用护髓治疗,以保存活髓。

1.牙冠折

a.单纯的牙釉质裂纹:短期内不会发生完全性折断,没有牙髓症状时,一般可不处理。也可采用贴面修复,改善前牙唇面外观。

b.切角小范围牙折:可将锐利边缘调磨光滑,再采用复合树脂修复。此方法简便、有效,但牙体与复合树脂之间有交界线,美观及固位稍差,不能承受较大的咬合力。也可选择贴面修复。

c.切角大范围牙折:缺损较大,约为1/2牙体时,可用全冠修复。冠折大于2/3牙体时,宜设计桩核冠修复。

2.冠根折

当牙折线在龈下2mm内,可直接设计桩核冠修复。当牙折线超过龈下2mm,在牙髓治疗后,应做龈切除术或冠延长术,将折断面暴露,然后行桩核冠修复。

三、牙发育异常

牙在发育和矿化过程中由于感染、全身性疾病、遗传等原因造成牙硬组织的结构、形态、颜色发育异常,影响牙正常功能,称为牙发育异常性疾病。如牙釉质发育不全、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畸形牙、四环素牙及氟牙症等。根据牙体结构缺损及颜色异常的程度,设计瓷贴面、全瓷冠或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四、牙间缝隙

牙间缝隙又称小牙缝,指相邻两牙之间邻面不接触,而余留少量的间隙。在前牙较为多见。其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正畸矫治关闭缝隙,或经正畸矫治集中缝隙后再作修复。

五、个别牙反牙合

成人个别前牙反牙合,多见于上侧切牙舌侧错位,正畸矫治往往较困难,或患者不愿意接受或没有条件做正畸治疗时,可以考虑做牙髓失活后做全冠或桩核冠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