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病仍是全球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传统的寄生虫检测主要依靠显微镜镜检,依赖于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且对低感染度样本的漏检率较高。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依靠其通量高、无偏倚、随机的特性,能够快速、客观地对样本中的多种病原体进行“一网打尽”的检测,在寄生虫鉴定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该技术应用于寄生虫鉴定还存在一定困难,包括需要熟练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数据库存在偏倚,以及缺乏寄生虫鉴定的标准化分析流程等。
近日,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在国际热带病领域知名期刊《Parasites & Vectors》上发表了题为“PGIP: a web server for the rapid taxonomic identification of parasite genomes”的研究性论著。
该研究开发了寄生虫基因组鉴定平台(Parasite Genome Identification Platform,PGIP)。该平台具有用户友好的图形化操作界面和标准化的自动分析流程,可实现对测序数据的快速分析。此外,针对现有其他平台的寄生虫参考基因组数据库质量参差不一的问题,研究还开发了专业的寄生虫参考基因组数据库,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PGIP的参考寄生虫基因数据库,包括74种原虫、206种蠕虫,共280种寄生虫参考基因组,且数据库将实时更新。平台操作界面为图形化界面,用户上传所需分析的测序文件后,根据页面指引,点击申请分析,平台即开始分析。平台可自动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拼接、比对等操作,对样本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感染进行快速检测,当分析完成后即可下载鉴定报告。
目前,PGIP已正式上线(平台地址:http://pgip.jipd.com:1443/f),并成功完成多例寄生虫感染的鉴定,降低了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的技术使用门槛,推动了宏基因组下一代测序技术在常规诊断中的应用。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曹俊研究员和刘耀宝副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张嘉尧主管医师为本文第一作者。
全文链接:https://parasitesandvector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71-025-07007-3
2025.09.03
2025.09.03
2025.09.01
2025.09.01
2025.08.18
2025.07.22
2025.07.17
2025.06.12
2025.06.09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