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1.普利类(血管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是因为此类药物可抑制缓激肽的降解,缓激肽刺激支气管而产生干咳。普利类药物引起的干咳在我国人群中较为常见,轻度干咳不影响使用该药,重度干咳需要更换药物。
2.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
地平类的常见副作用有心悸、脸红等,此类药物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可能会发生心悸症状;而服用地平类药物后脸红可能与该药扩张小血管作用有关。长期大剂量应用地平类降压药的患者,可能发生踝部水肿。
3.利尿剂
利尿剂一般是小剂量与普利类、沙坦类或地平类合用,副作用相对较小。但是,如果是较大剂量且较长时间使用,患者进食又较少,可引发低血钾、高尿酸血症、氮质血症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4.洛尔类(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国内外心衰指南治疗推荐的基础治疗药物之一,对高血压伴有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及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是较好的选择。副作用一般在使用较大剂量时出现,主要副作用有乏力、心动过缓、心电图传导阻滞,以及糖、脂、尿酸代谢紊乱。
如何避免降压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1.了解病情,选用药物时关注是否有禁忌症情况。
2.从小剂量开始,用尽量小的剂量达到降压目的。
3.选择两种降压机制互补、副作用可以部分抵消的联合用药方案。
4.关注及避免降压药物与其他药物及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025.04.15
2025.04.15
2025.02.17
2025.01.13
2024.10.29
2024.09.20
2024.09.04
2024.08.12
2024.07.19
2024.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