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恶性疟原虫ApiAP2家族转录因子PfAP2-06B间接调控红细胞入侵过程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致命性疾病,也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挑战之一,其中恶性疟原虫感染为致命。在疟原虫的生命周期中,入侵红细胞是其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步骤。PfAP2-06B 是恶性疟原虫中的一种转录因子,可能与寄生虫的发育及红细胞入侵密切相关但PfAP2-06B在基因层面的具体功能还不明确。

近日,我所疟疾团队在《Pathogen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An ApiAP2 Family Transcriptional Factor PfAP2-06B Regulates Erythrocyte Invasion Indirectly in Plasmodium falciparum》的研究文章。研究发现,转录因子PfAP2-06B的在调控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PfAP2-06B 转录因子在寄生虫的红细胞入侵过程中起到了间接调控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疟疾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PfAP2-06B的条件性敲降株,发现该转录因子在疟原虫无性期发育中不可或缺。进一步通过批量RNA测序和单细胞RNA测序分析发现,PfAP2-06B主要在裂殖体阶段调控多个与红细胞入侵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疟原虫的入侵能力。值得注意的是,PfAP2-06B不仅可以直接结合部分入侵基因的启动子区域,还通过调控其他ApiAP2家族转录因子(如AP2-I、AP2-G等)间接影响入侵通路,形成一个复杂的转录调控网络。此外,该因子在药物抗性相关突变中也显示出潜在作用,提示其在疟原虫适应性与耐药性演化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PfAP2-06B在疟原虫发育及宿主细胞入侵中的作用,深化了对疟疾发病机制的理解,为针对转录因子的抗疟策略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并为开发新型抗疟药物和疫苗提供了潜在靶点。

该研究由江苏省血防所、江南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血防所已毕业研究生施齐阳,江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万开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曹俊研究员和同济大学沈利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pathogens1411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