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全国疟疾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严防输入再传播,巩固消除疟疾成果”。在疟疾日宣传期间,省血防研究所立足专业优势,创新宣传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多场景覆盖、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多元方式,推动疟疾防治知识深入人心,取得显著社会反响。
多维宣传矩阵,点燃全民参与热情
为展示江苏省疟疾防控工作成就和经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2025年我省继续开展疟疾防控主题海报征集及评选工作。活动期间,各设区市疾控何医疗机构踊跃投稿,以创意设计传递科学防疟理念,最终从收到的101幅作品中评选出“十佳优秀海报”。与此同时,在无锡地区利用城乡“大喇叭”开展循环播报,将疟疾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核心知识传递至田间地头,惠及农村居民,打通健康宣教“最后一公里”。
科技赋能防控,AI技术引领行业前沿
省血防研究所组织专家在《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发表专题论文“未来已来,浪潮将至:人工智能赋能疟疾防控研究与应用进展及面临的挑战”,从专家视角系统梳理了人工智能在疟疾监测预警、病原检测与诊断、药物研发与治疗、蚊媒监测与防制、健康宣教与行为干预以及数据整合与决策支持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分析了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为更好应用人工智能开展疟疾防控提供借鉴。
沉浸式科普体验,点燃青少年科学梦想
4月25日当天,一场别开生面的“探秘疟疾防控”直播活动在研究所内展开。梅园小学15余名学生化身“小小科学家”,走进国内领先的蚊媒饲养室和镜检室,通过显微镜观察疟原虫形态、了解蚊子生活史、亲手体验“吸蛹”等互动方式增长了知识。线上直播的创新形式更向社会传递了“严防输入再传播 巩固消除疟疾成果”的疟疾防治理念。同时,疟疾室专业人员走进无锡市新吴区丽景实验学校,以科普讲座、动画演示和趣味问答等形式,让100余名学生掌握防蚊灭蚊实用技能,在幼小心田播撒科学防病的种子。
精准化培训,筑牢国内外防控屏障
针对重点人群,研究所开展多场科普讲座。面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100多名来自亚洲和非洲的留学生开设疟疾防控的专项培训,提升其疟疾预防的意识与水平。为三一重工100多名中国员工定制的科普课堂,结合非洲疟疾等重要传染病流行现状,讲解境外务工防护要点,助力“一带一路”健康保障。
文化跨界融合,让历史照见未来
系列推文《从防空洞到实验室,持续46年的人蚊大战》以媒介实验室的变迁为线索,展示了省血防研究所一群专业技术人员用46年书写的“人蚊共生”的科研故事;《二十年援外路,江苏智慧点亮全球抗疟征程》回顾了研究所自2002年以来向80多个国家输出中国疟疾防控经验的历程,彰显全球卫生治理中的江苏担当;《诗歌古籍中的疟疾》则从文学视角切入,摘录古今中外诗词中关于疟疾的记载,引发公众对疟疾与人文明关系的深度思考。
今后,省血防研究所将坚持“专业性与普及性并重、创新性与实效性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持续性、全方位、多渠道向社会大众广泛介绍疟疾防治的相关知识,为守护人民健康、服务全球卫生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2025.05.06
2025.04.28
2025.04.08
2025.02.21
2024.12.27
2024.11.11
2024.10.31
2024.10.11
2024.09.26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