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总结援外工作经验,2020年5月21-22日,我所组织召开援助桑给巴尔血吸虫病防治技术合作项目(下称援桑项目)执行情况总结会。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李少冬、监察专员葛均、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李郁以及专家组全体成员及派员单位领导等出席会议。
羊海涛所长主持会议并致辞,他简要回顾了援桑项目的三年历程,赞赏六批专家组克服非洲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发挥业务之长,创造性的开展了非洲血吸虫病防控和科研工作,顺利实现了项目的既定目标,为我国公共卫生援外工作树立了典范;同时感谢项目组专家们的无私奉献,感谢省卫生健康委及各专家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援外项目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各位专家总结经验,为更好的完善援外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贡献智慧。
随后,杨坤副所长从项目准备、具体实施、非方技术人员培训和队伍能力建设、援外项目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等方面作了项目总汇报;第六批专家组组长吴洪初从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角度汇报了水利血防在奔巴岛的实施效果,并提出了援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常州市疾控中心和丹阳市疾控中心领导作为派员单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
最后,李少冬副主任就项目总结和下一步项目工作认为,一是充分肯定了项目所取得的成绩,认为援桑项目具有开创性意义,体现了从1964年开始的援外医疗从聚焦医疗领域到与公共卫生援外并重;二是援桑项目是公共卫生政策体系的综合性总结,已经形成了较好的科学规范,形成了援外的工作模式;三是专家组已经初步掌握埃及血吸虫流行规律和水泡螺生活习性,初步建立了埃及血吸虫病的防控策略,提出中国方案;四是项目给奔巴人民带来了实惠,体现了我国援外工作的根本意义。
李少冬对项目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深刻认清形势,明确援非重大意义。他指出,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援外血防工作承载了更大的担当,要深刻认识援非工作的深刻内涵;二是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项目要积极开展二轮申请工作,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工作;三是援桑项目要深刻总结,继续扩大影响,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加强合作交流。
援桑项目自2017年2月开始至2020年2月结束,中方按计划选派6批共计30名专家赴奔巴岛开展现场工作。经专家组不懈努力,奔巴岛已实现人群抽样调查全覆盖,项目示范区的人群发病率从3年前的8.92%下降至0.64%,达到预期目标。疫区人群血吸虫病知晓率达90%以上,培养了一支技术队伍,构建了首个非洲血吸虫病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当地初步建立了公共卫生体系,项目组初步探索了多部门合作机制,并编制援外血防工作标准操作规程等。项目已经接受了世界卫生组织等第三方专家组评估,并获得高度评价。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谢因高度赞扬中国专家组的贡献,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国专家组的工作,力争项目可持续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