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重点寄生虫病

半生不熟更鲜美?NO,小心感染寄生虫!

进入夏季,不少水产品集中上市,老百姓日常的亲朋好友聚会,免不了点一些生鱼片、醉虾、炝蟹等菜品一饱口福,似乎煮熟的鸡鸭鱼肉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味蕾。不可否认生猛海鲜、淡水鱼虾等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它们比畜肉易于消化吸收,且其中的EPA和DHA能降低血脂,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和视觉系统的发育,降低癌症的发病,调节免疫功能,是人类强身健体的重要食品原料。然而,在大饱口福的同时,也要警惕不要因此感染寄生虫病损害身体健康。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新“富贵病”,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势头。江苏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提醒市民,一些生鲜食品可能携带各类寄生虫,生吃可能引发食源性寄生虫病。

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煮熟的含有寄生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疾病。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植物源性寄生虫病,如布氏姜片吸虫病;鱼源性寄生虫病,如华支睾吸虫病;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寄生虫病,如卫氏并殖吸虫病;螺源性寄生虫病,如广州管圆线虫病;肉源性寄生虫病,如带绦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30余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要避免这些食源性寄生虫病从口而入,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是菱角、荸荠虽清甜不宜生食。菱角、荸荠等水生植物因其独特的清甜爽脆口感,被不少市民当做时令水果食用。但是,生食附有囊蚴的菱角、荸荠、茭白、莲藕等水生植物可感染布氏姜片吸虫病(俗称姜片虫病)。姜片虫成虫扁平肥大,呈肉红色,形似鲜姜之切片故得名。其吸附在肠粘膜上吸取营养,损伤肠粘膜引起发炎、出血溃烂。潜伏期1-3个月,轻度感染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中、重度者可出现食欲缺乏,腹痛,间歇性腹泻(多为消化不良粪便),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腹痛常位于上腹部与右季肋下部,少数在脐周,发生于早晨空腹或饭后,患者常有肠鸣音亢进,肠蠕动增强,肠胀气,儿童常有神经症状如夜间睡眠不好,磨牙,抽搐等,少数患者因长期腹泻,严重营养不良可产生水肿和腹水,重度晚期患者可发生衰竭,虚脱或继发肺部、肠道细菌感染,造成死亡,偶有虫体集结成团导致肠梗阻者。建议市民将这类水生植物煮熟后再食用。

二是鱼生、醉虾肉质虽嫩不宜生食。江苏的“鱼米之乡”盛产淡水鱼虾,不少饭店都有糟鱼、醉虾等特色菜品,其风味糟香醇厚,肉质极嫩,是许多老百姓喜爱的风味美食,很多寄生虫和细菌就会附着在鱼虾体上。有些市民认为生吃鱼虾前只要加些高度白酒、醋等佐料,就能够杀死里面的寄生虫,更何况食入后还要经过胃液的消化,所以但吃无妨。省寄研所专家在此提示,以上措施均不足以杀死藏在鱼虾肉里的肝吸虫囊蚴,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虾等可感染华支睾吸虫病(俗称肝吸虫病)。肝吸虫寄生于人体肝内胆管,轻度感染者可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出现发热、乏力、消化不良、腹泻、黄疸、肝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引起胆管炎、胆绞痛、胆结石、梗阻性黄疸及肝硬化等并发症。建议吃海鲜、河鲜时尽量煮熟煮透,同时家中厨房的生熟砧板尽量分开使用。尽量不去大排档、小餐馆等卫生状况无法保障的地方吃生鲜。

三是醉蟹呛蟹虽香进食需谨慎。醉蟹与醉虾一样,拥有独特的香味,蟹肉的鲜嫩蟹黄的肥美融合着酒香,让人欲罢不能。然而,食入生的、未煮熟的含有并殖吸虫囊蚴的蟹类、喇咕和沼虾等可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病,俗称肺吸虫病。肺吸虫寄生于人体内各脏器,以肺部为主,临床特征为咳嗽,咳铁锈色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虫体寄生在其他部位可产生相应症状。建议市民食蟹时还是尽量蒸熟烧透。

四是呛螺片虽爽脆食用需谨慎。螺肉久煮后口感老且易断,爆炒或者呛炒的做法才能保持它清鲜脆嫩的口感。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保证螺肉能完全熟透,进食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生或半生的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等螺肉可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可侵入人体脑部,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简称“酸脑”。其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发热、剧烈头痛、颈部强直、皮肤痛觉过敏、皮肤感觉异常、视力模糊、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五是火锅肉类别图嫩多涮几分钟。炎热的夏季市民十分享受火锅边的酣畅淋漓,最近一波火锅风潮,当属潮汕鲜牛肉火锅了。新鲜的牛肉仅需在沸腾的锅底中汆烫几下就能享用。在此,专家提醒市民,若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牛肉、猪肉,经肠消化液的作用,囊尾蚴的头节即可翻出并吸附于肠壁,经8~10周发育为成虫,感染带绦虫病,引起腹部或上腹部隐隐作痛,腹胀不适,甚或恶心、呕吐,伴见面色萎黄或苍白,形体消瘦,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此外,喜爱出门旅游的市民也要注意,云南的“剁生”“生皮”“噢嚅”“过桥米线”、贵州、广西、湖南的“红肉”、“腌肉”、藏族的“风干肉”,福建的“沙茶面”等半生食肉习惯均容易造成带绦虫感染。建议市民延长汆烫时间,宁可牺牲口感保证自身健康。

总而言之,要想不得寄生虫病,预防最关键!

1、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鲜及未煮熟的鱼、肉、虾、螺类或其他水生植物;

3、改进烹调方法,注意生、熟砧板、厨具分开使用;

4、不用未经煮熟的鱼虾喂猫、犬等宠物;

5、加强粪便管理,不让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粪便下鱼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