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授人以渔之道:江苏血防研究所2025年援外培训的实践与启示

11月5日,“一带一路”国家消除疟疾和监测能力建设研修班的顺利闭幕,为江苏省血防研究所2025年的援外培训工作写下了生动的注脚。全年7期培训班、25国、222名学员——数字背后,是一场关于能力共建、文明互鉴的深入实践。

一是传授“可带走的”技术。

今年的培训超越了单纯的知识讲授,更加注重课程顶层设计和培训模式优化,结合全球疾病防控最新情况,将疾病防控工作模式、中国实践智慧和经验融入全球疾病防控框架,旨在让学员们掌握能够应用于本国实际的关键技术与策略,真正实现了“授人以渔”。

二是搭建“心相通”的桥梁。

培训不仅是技术的交流,更是理念与文化的对话。特邀高校学者进行专题授课,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内涵,延伸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强国战略与文化强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思想;在文化层面,通过剪纸、漂漆等7场非遗文化体验,成功在学术交流之外,搭建起一座情感与理解的双向桥梁。

三是打造“有影响”的品牌。

创办“非洲人在无锡”视频号,推出视频68篇,单篇最高阅览量达6461次,总播放量24000次。学员故事在“援外学员故事荟”、“中闻锡见”等多个平台收获奖项与关注,分享培训成果,荣获2025年太平洋岛国“我眼中的中国”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有效拓展了中国经验的传播渠道,让中国经验的传播更加立体、更具温度。

四是探索“可持续”的合作。

通过“请进来”学习与“走出去”回访的双向机制,培训将短期授课延伸为长期合作。教学团队依托桑给巴尔血吸虫病援助项目,邀请非洲技术人员来华参训,强化实操能力;同时还组织工作人员赴老挝、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开展技术交流与回访,对接当地机构,深化防控科研合作,推动中国方案落地生根,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升华。

展望未来,江苏省血防研究所将继续深化这份“授人以渔”的事业,在全球公共卫生的广阔舞台上,书写更多合作共赢的新篇章。